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90后”新型农民的梦想:让土特产“洋”起来

    信息发布者:qyheyun
    2020-01-08 10:50:46    来源:互联网   转载

      中国网

      农户们在种满山药的田地里劳作 陈文峰 摄

      中新网焦作11月15日电(阚力 陈文峰)从南下打工到返乡致富,近年来,一些90后“农二代”不再跻身城市,他们选择返乡俯身农田,用在城里掌握的知识,把农产品“搬进”网络,让土特产“洋”起来,走出去。河南温县23岁的郭功铭就是其中一员,他立志要成为和父辈们不同的“新农人”。

      铁棍山药,是豫北温县、武陟等地的特色农产品。14日,温县东新庄村,山药地里钩机隆隆,郭功铭和年长的劳作者们跟着钩机紧张地劳作。这正是铁棍山药丰收的景象。

      “看走眼咧,地没成事。”这是山药农们最忌讳的结局。种植山药的核心是“选地”。一位选地的好手,往往有十几年的选地经验。

      郭功铭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整理挖出来的山药 陈文峰 摄

      郭功铭是土生土长的温县人,虽然家里已经种植了十几年山药,是个典型的“农二代”,可郭功铭此前对种山药并不在行。

      20岁大学毕业后,郭功铭加入南下务工的队伍,去了江苏昆山一家工厂里做仓管。一个月5000元的收入,比除去土地租赁费、人工成本后的一亩地山药收入还高。

      这样的收入影响了温县大大小小村庄里的“农二代”们,外出做工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。可郭功铭不喜欢这种生活,“我对老家的未来还满怀憧憬。”

      2018年国庆节假期,郭功铭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周超和郭大伟合计之后,决定通过电商平台卖山药,立志成为和父辈们不同的“新农人”。

      货源自然不在话下,仅周超姐姐周晓彩家种植的山药就有100多亩,更何况还有不少乡亲找到他们,希望能把自家的山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。

      2018年10月,山药上架的第二天,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单。

      “顾客买了一提高端礼盒48元,”三个人对这一单记忆犹新,接单后,郭功铭自己开车把产品送到了十里地外的物流收发地,当天进行邮寄。

      十单,二十单……他们从第一天48元到五个月销售20多万元。11月份以后,山药进入丰收季,郭功铭三人比之前更为忙碌。他们把农忙的实况传到网上,让消费者更为直观地看到山药丰收场景。

      “一直想在网上开店卖(山药),俺不是不会嘛。”种了十几年山药,周晓彩很期盼能自己卖山药,可农产品“进城难”阻碍了她们。

      她告诉记者,自己家里种了几十年山药,每年山药丰收都是批发商到田地里收购,出价很低。流入市场端后,售价又翻了一倍多。

      据了解,焦作铁棍山药今年的收购价是一斤4块钱左右(普通规格),在电商平台上零售则约6块钱,而经由批发商线下销售到市场端的价格至少要10元一斤,在一线城市商超里卖到15元到18元一斤。

      周超算了一笔账,虽然从批发收购价到电商零售价之间看似只相差了两元钱,但对于亩产2000斤到3000斤的山药种植户而言,一亩地就少增收4000元到6000元。

      郭功铭所在的东新庄村有五六十户种植山药的农户,仅仅种植上百亩山药的农户就有近十家。电商极大地扩展了农产品流通半径,减少了流通环节,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
      像郭功铭一样,东新庄村的不少农户希望尝试电商,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,让土特产真正“洋”起来。这也吸引了更多的“90后”新农人返乡创业。

      为了鼓励创业者,当地政府去年出台规定,电商销售额达到300万元的农户,政府给予300万元的补贴。郭功铭三人很希望自己尽快实现从20万到300万的跨越。这也是新一代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憧憬。(完)

      

      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